整体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正迎来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也有一些人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抱有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如何打破偏见,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一起关注!
一、职业教育为啥吸引力不强?
一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儒家的职业伦理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社会的认识和行为习惯。现代社会对职业价值的衡量标准变得多元化,职业声望高低依赖于社会的普遍认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二是社会大众存在偏见。按照我国的现行中考和高考制度,多数地区中职和高职院校招生分数低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这就导致部分人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一种偏见,即职业教育是低水平教育。大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学生学习差”“学校教育水平低”的偏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难以被社会充分认可,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声誉,导致相关投入和支持减少。事实上,按照“增值性教育评价”理念,即考察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净影响,职业院校并不一定是“二流学校”。很多年轻人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找回自信、实现成才,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了人生价值。
三是劳动就业市场信息不畅。就业前景是人们选择教育类型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足够信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就业的结构性特征,只是简单认为只要有高学历就会有好工作、好前途。事实上,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呈“橄榄型”,需求最多的是高技能人才。国内一些调研发现,存在“技能错配”现象,即人们提供的技能结构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不一致,造成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和质量欠佳不利于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本身的问题。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快速扩张,但是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尽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有所加深,但是很多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学校主要还是按照普教模式运作,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想象中的高水平技能教育,常常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职业教育“成色”不足,特别是一些中职学校只关心高考,没有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着升格或转型的问题和疑惑,不少家长对高考和普职分流的焦虑感日趋严重,这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压力。
二、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升职业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在发展机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等方面与普通教育平等,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职业教育不是固定人的专业界限,而是通过弥补一个庞大群体某些才能的不足,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职业教育既需要获得大众的认可,也需要得到普通教育的支持。然而,一些教育管理者没有职业教育相关经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并不全面,这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特别注意。
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例如,孟子把职业作为维持生计手段的事业,提出每个人都应通过诚实履行职业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墨子更是树立了社会分工无贵贱的职业平等观,从职业划分角度强调不同职业的分内之事。墨子提倡“强”的敬业精神和“自苦为极”的献身精神,以“天志”(即天的意志)为行事最高准则,要求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积极进取,通过努力劳动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社会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态度与对待劳动的态度有直接的联系,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端正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对于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全社会都应当提高对职业教育的正面认知,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第二,完善就业保障机制,提高产业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需要大量用工的行业,应努力促使其相互赋能。当前,我国一些行业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主要原因之一是劳动保障体制机制不健全。例如,即使提供较高(日)薪资,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进入建筑业等艰苦行业。缺乏优秀青年加入,行业发展状况不佳,薪酬自然不高,导致职业缺乏吸引力。因此,只有保证产业工人的经济收入、劳动和生产安全,职业教育才会有吸引力,产业发展的基础也会更为坚固。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多是制造强国,其技术工人的地位也相对较高。2023年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即“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从而“稳定制造业、外贸企业等就业规模”。这意味着,如果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则有可能对制造业和外贸等产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提高产业工人的待遇和劳动保障水平,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正确理解职普融通,严格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与沟通(简称“职普融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取向,也是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对职普融通理解不一,做法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在德国,职普融通主要关注如何让走学术教育道路不成功者有机会顺利接受职业教育,而我国多数人关心的是职教学生是否有机会提高学历,进入普教轨道(主要是进入本科)。德国高校宽进严出,大量无法毕业的学生需要转到职校学习。当就读高学历有风险时,职业教育就会成为很多人的理性选择。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严控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率和毕业生质量,不但有利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也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职普融通不是“职普等同”,而是“职普等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间衔接和融通的本质,是资历(格)要求之间的认可。职普融通不是指职校学生随时转学到普通院校,或者反过来,而是建立职教和普教双向认可的标准,其基础是明确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具有可比性的人才培养的“出口标准”。
第四,加快建立资历框架,完善终身学习制度。造成我国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育制度与劳动用工制度分离,教育供给与劳动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脱节;二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妨碍“学校世界”与“工作世界”的沟通,造成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员工的双重困难。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建立资历(格)框架。资历框架是用以整理和编排、规范和认可不同层次和类型资历(学历、学位、职业证书等)的结构或体系,把学习成果转换为标准学分和资历等级,为校内学习、工作场所学习和混合式学习提供用于比较的通用标准。只有建立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质量标准,才能实现具有可比性的质量保障,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构建资历框架以及相关的学分银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超越了传统教育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界限,需要多个部门特别是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进行。建立资历框架制度,有利于规范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的内容,鼓励公民通过多种教育培训获得个人生涯发展所需的资历或资格,使技术技能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管理基于统一的资历标准,实现不同类型教育证书的可比性,从而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发展目标。
第五,加强职业院校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一是重视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加强特色建设。职业院校可以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促进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其性格、兴趣、能力、智力和素质的发展。
二是确保职教本科“非学科性高等教育机构”的定位。按照经典的高等教育理论,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传授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和社会批判,这与职业教育本科的定位有所不同。我们应以新理念探索发展职业教育本科的有效路径,确立其与传统大学的不同定位和办学特点,如开展基于工作的学习而不是基于知识的学习,遵循能力发展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化原则开展教学。职业教育本科需要专门的教学组织方式,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应成为职业教育本科的立校之本。
三是持续优化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一些院校已经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但目前讲授式课堂教学仍然是职业院校主流教学模式。今后应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按照技术技能人才“从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工作过程中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使其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职业素质和行动能力。通过多种类型的岗位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中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对职业规范、职业伦理和价值观的内化,通过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意愿、学习投入和学习获得。应该意识到,高质量就业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是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产教融合、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供给匹配的重要途径,是“一体两翼”建设中“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也是当前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培养等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学徒制建设涉及的部门和利益群体较多,运行复杂,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应制定教育、人社和行业部门协调统一的规章制度,保障企业、学校和学徒各方权益。应建立跨越传统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实现职能优化和整合。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参与学徒制的校企双方提供更好的监督和服务。职业院校也应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其适应学徒制管理的要求。
第六,加强结果导向的质量控制,完善学业评价制度。传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多是投入导向的,通过投入性指标(如经费、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格等)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但是存在评估效度不高等问题。对教育产出和结果质量进行评价和管理是公认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是建立科学可行的学业评价制度。学业评价是指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系统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变化的信息和数据,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合理的学业评价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鼓励学生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较为复杂,既要迎合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又要实现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生涯发展的教育性目的。应以科学理念引领职业教育的学业评价。学业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人才选拔等多项功能,应确保评价的科学、严肃和公平,评价结果既要有横向可比性,又要反映不同地区、专业的差异化要求。对职校学生这一群体,文化课反映的数理和语言认知能力不是敏感项,不应作为评价重点;机械的操作技能技巧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应关注对职业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评价,在职业认知与数理和语言认知能力之间建立可比性,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这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评价的重点应当是职业行动能力,它是在与职业相关的认知基础上获得、发展并运用的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可以通过综合性典型工作任务的方式对学生行动能力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规划、实施、控制和总结反思的能力。传统技能考试主要针对点状的操作任务,对考试设备的人为设定(如预设故障等)降低了任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法体现行动能力的整体性要求。
对于职业教育,建议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包括实践技能测试、职业能力测评和技能认定认证等。应探索建立中职、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一体化培养、学业评价和对口招生考核评价制度。职业教育专业和技能种类繁多,大规模的技能测试组织实施有很大困难,应考虑不同专业的技能差别,保证技能测试项目难度,既反映企业生产实际的要求,还要控制测试成本。职业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重视教师评价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重视教育教学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对评价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整改,做到“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职业院校应将学业评价改革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帮助学生明确和调整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动机,让学业评价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监督、反馈和调节作用。只有确立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质量管理理念,保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和全社会都能享受到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
选自 | 《人民论坛》杂志202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