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Web3、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内容的热度总是居高不下,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听到、看到了相关的内容,却不了解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Web3 是区块链等技术的总称,这些技术可以分散互联网上的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过去的时间里,中心化网络已经帮助数十亿人融入了互联网,并在其上创建了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 但在同时,大多数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集中式实体控制,这些实体决定如何保存和使用最终用户数据。因此,少数中心化巨头几乎垄断了互联网,甚至可以为所欲为。
在这样的条件下,Web3应运而生。Web3 是摆脱这一困境的方案。 不同于科技巨头垄断的传统互联网,Web3 采用去中心化,由所有用户构建、运营和拥有。 Web3 将权力赋予个人而非公司。 在我们讨论 Web3 之前,先来看看Web3是怎么来的。
大多数人认为互联网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持续支柱—自发明出来后就一直存在。 然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互联网与最初的想象有很大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过去短暂的互联网历史分为两个时期—Web 1.0 和 Web 2.0。
Web 1.0:只读 (1990-2004)
1989 年,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Tim Berners-Lee 正忙于开发将成为万维网的协议。 他的想法是什么呢? 创建一种开放的、去中心化协议,在地球上任何角落实现信息共享。
Berners-Lee 创造的第一个万维网雏形,现在被称为“Web 1.0”,大约在 1990 年至 2004 年之间形成。 Web 1.0 主要是由公司拥有的静态网站,用户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 - 个人很少创造内容,导致它被称为只读网络。
Web 2.0:能读能写(2004 年 - 至今)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Web 2.0 时期于 2004 年开启。 网络不再是只读的,它演变成读写网络。 互联网公司除了向用户提供内容外,还开始提供平台来共享用户生产的内容,并参与用户间的交互。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上网,少数互联网巨头开始掌控网络上海量的流量和价值。 Web 2.0 还催生了广告驱动的盈利模式。 虽然用户可以创作内容,但他们并不拥有内容或通过将内容变现来获益。
Web 3.0:能读 - 能写 - 能拥有
2014 年以太坊推出后不久,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就提出了“Web 3.0”的前提。 Gavin 为许多早期加密技术采用者所面临的问题,即互联网需要过多的信任,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今天人们所知道和使用的大部分网络服务都依赖于对少数私人公司的信任,期待他们能以公众的最佳利益行事。